求職 / 投資銀行面試— 後台、Corporate Access

鯨魚島小工
7 min readAug 19, 2020

--

工作起來又拖稿了...(?),還好應該也沒人在意(欸

今天就來分享一些脫離我舒適圈的面試經驗,同時也因為脫離舒適圈結果都不是太好XD,但從中也認知到投資銀行(券商)工作的不同面向,所以可能算還可以參考(吧)。

另外,因為不幸的我從來沒有收到過本土商非研究員的面試(嗚),所以這段分享會以外資為主,不過我想如果本土公司有對應職位的話,實際工作的內容應該也不會差太多~

同樣再說一次,正職面試經驗大多是在2017–2018,詳細時間已失憶

A. 應該算亞資(?) Corporate Access Analyst

這是一個不知道怎麼翻譯的工作,如果有人知道適當的中文的話歡迎留言跟我說XD,這個職缺我知道蠻多外資公司有的,本土商就不太清楚…一樣是系版看到,投遞後面試。

不諱言在收到面試之前我「幾乎完全」不知道這個位置是幹嘛的,面試跟上網查過資料之後才有一點基本的認識。簡單來說這個職缺就是幫助交易部門與研究部門協助法人投資人安排公司拜訪、舉辦Roadshow、各種會議的部門,也因此這個職位很看重的是溝通能力、細心程度,這兩塊,其實說實在話也有點像高級版的祕書工作,但我知道知名的幾家外資券商都還是會找名校生來做,因為便宜好用(誤),好啦是因為還是會希望對資本市場這塊不是完全沒有認知、又能英文好跟客戶溝通,請名校又能刷門面(?

面試非常的「有趣」,可以說是我覺得最好的面試之一 — — 因為真的跟日常工作很有關哈哈哈。

a) 第一關筆試+面試

筆試?????這居然有筆試????一開始真的覺得很疑惑,結果筆試題目是情境題,給你10家(還是15家之類的)公司,告訴你今天有xx國的投資人來台灣,他們幾點幾分要從A旅館出發、中間要入住B飯店、第二天幾點幾分要到桃園機場,要你寫出安排的公司拜訪行程、路徑、交通等等規劃。完全考的不是金融知識而是Google Map能力阿(誤),不過我個人覺得這種題目大家Google出來的路線一定差不多,因為查出各公司的地址之後,就由北往南排大家幾乎都會,要自己想辦法彰顯出自己的亮點,所以我就很詳細的把那種要找什麼司機、每間公司IR電話、午餐吃什麼(?)、等等都列了出來,後來面試官出來也有稱讚排的很不錯。

真的面試:英文聊天15min+中文聊天15min,主要圍繞過去的經驗帶出的人格特質、細心度這種主題,面試的主管是交易室MD。同時也會聊聊你未來想做的事情等等,也說這個缺的上個人是轉入交易室當Dealer,所以我就也算坦誠地說自己有機會的話還是想接觸跟個股相關一點的工作內容。主管應該是海龜所以英文很好,但對面試者還算蠻好的,有稱讚我英文蠻不錯的(不,跟你比完全是廢物等級..)。然後有討論一下剛剛做的筆試。

接下來!!!!筆試完之後又突然有個情境關,說你現在要打給某某公司的投資人關係,目標是約到一小時的拜訪,然後就告訴你一個分機,叫你用面前的電話打給在外面的同事嘗試看看。過程就是對方會一直說時間不方便、投資長很忙、當天早上已經有事等等,然後要發揮煩人之術先敲到一個時間(我是只敲到半小時但比沒有好)。 — — 這完全感覺就是真實情境,特別是分析師Sell人家還想要去約訪,完全可想像....

b) 第二關面試

一面後大概一週收到第二關面試,跟一個女生主管,好像也是交易室MD,他說其他活下來的都是有工作2年經驗的人,我算是少數沒經驗就進第二關,不過一樣也幾乎只聊經歷沒有太專業性的話題。最後有問一題英文的,快速推薦外國人三個台北景點,果然非常符合國外法人客戶來台需求(欸)。不過這裡當時我沒有想得很清楚所以答得有點鬆散,如果能切成三個不同面向的介紹感覺應該會不錯...結果就無聲卡了。

感想:佩服想出這個面試流程的主管,我其實喜歡這種跟工作內容很相關的面試。有朋友在打電話那關徹底被擊垮,面完就知道自己超級不適合這個工作,我覺得這才有符合面試的意義XD

B. 美資 Operation Analyst (負責股票交割) (應該是約聘)

系版上看到,投遞後面試。那時候被公司名稱所迷(?)投遞的,自己其實對後台的職位沒有很充分的了解,同時為了怕被質疑怎麼不做前台,履歷更新為以下:

  1. 實習: 放以前在某FMCG會計部的工讀/避險基金實習(是該家美商客戶) - 多強調非研究的面向像是幫忙做每月、每季的績效報告; 幫忙算NAV、整理投資人資料等等。
  2. 社團:拿掉幾個領導力的經驗、社團多強調自己統整資訊、在舊有思路底下創新的能力
  3. 其他照舊

其實應該看的出來,我就是按照Operation工作的職位描述關鍵字:細心、重複工作、流程改善等等做履歷的修正,盡量消除原本履歷的強勢感(?。雖然不知道被找去面試跟我的修正有沒有關(說不定原本的履歷也可以),但以結果論來說這份履歷至少有合格。

面試的過程是1對1,共兩次。印象中也是個性面試為主,個人覺得主管想聽的無非是細心但手腳快、能夠抓出問題等等的關鍵字,難是難在要能舉出主管有感的例子,我一開始是想盡量講社團,但很明顯主管比較想問實習,特別其中一個還是該美資的客戶…

這可能是我在面試前想的不夠好的地方,我想大家針對個性問題應該都有自己準備好標準答案,比如問你「遇到最大的挫折」、「講一個能夠證明你是一個細心的人的例子」,這種我都有對應的社團或是某個實習或是某堂課的答案,但是面試官是想問這個狀況在A實習的例子、在B實習的例子,這種時候可能就沒有很完整的想過這個問題...通常還是當下可以硬掰出幾點聽起來還行的,但是有些面試官會很追根究柢,這時候要有架構的把事情講好就沒那麼簡單。所以每次面試前還是要重新梳理過自己放上履歷表或會講到的每個經驗,特別是Behavioral > Technical 的面試。

工作內容部分,基本上就是處理客人下單後的股票交割事宜,應該是會有送交易資料到證交所、櫃買中心,處理內部作業系統等等。印象中好像需要一個月輪一週夜班來處理台灣客人下的美股單。

結語:

想先講講有關於非前台的工作,個人覺得以往受到老師們的影響,會覺得成功模板就是去前台,但說真的前台工作的性質未必適合所有人。另外以現實面來說,投資銀行前台跟後台的人數比例是不均的,中後台以及其他支援類工作加起來應該是前台人數的兩三倍以上,所以「人人去前台」本來就是錯誤命題。然後如果有待過外商應該就知道,中後台說實在話真的沒有比較差,一樣會有明確的晉升管道、調去海外的機會(香港、新加坡等等),而且話語權也不低(哪個前台敢得罪合規風控、同時中台交割搞爛還是前台的被客戶罵,真的是跪求別搞事)。真的要說當然薪水還是有點差異,不過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還是蠻值得考慮的。

然後,因為台灣外資的規模都不大,應屆生因為各種非真的想做中後台的理由(像是之後想去念書需要大公司名稱、想拚拚看內轉、外資即便是中後台福利也比較好等等),會去投外資的面試(當時有點緊張的我就是很好的例子),導致不得不諱言,這些其實不一定需要台政大生才能做的工作,去面試的台政大比例還是很高(當然世事無絕對,但應屆生工作比例上的確是),放到香港也有類似的情況。有想嘗試外資的朋友還是先從本土同職位開始,比應屆生火拼簡單多了,真的。

以上,覺得寫的不錯的話歡迎拍手追蹤:)

--

--

鯨魚島小工

台大財金系畢業,在可愛的鯨魚島當過顧問,現在則是在私募基金產業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