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證券研究(Equity Research) 應該一直是很多金融本科系學生想要進入的熱門領域,我自己在台大財金系畢業前後面了幾間,也總結了一些心得,這篇文章原本是發在自己的Facebook與朋友分享,在朋友的推薦下移來Medium,內容也會做一些小刪改,以面向更廣的閱讀人群。
《警語》
因為這是個畢業前找工作的學生的一些心得,我也沒有面過所有的公司,所以難免會有一點主觀,如果對內容有什麼問題,也歡迎一起分享交流。
《第一部分:背景介紹、先期準備》
Q:如果我沒有經驗、對證券分析好像有興趣,可以直接投履歷試試看嗎?
A:我覺得不行….
自己覺得,在大學階段如果沒有什麼接觸證券研究的話,現在這一行是有一定的進入門檻的,對沒經驗的人也並不是很友善,相比較而言,目前有一些商銀企金的部門、交易室助理、顧問業、會計師審計稅務部門、投資銀行部門等等(這些是我面過的哈哈),都可以接受你在這個領域 ”完全沒有相關經驗”,只要具備特定的特質、英文能力、表達能力等等,就可以獲得面試的機會,甚至於拿到offer,然而我從大三找實習,到現在找工作,面試了約10家的內外資賣方與買方研究員,均無例外都考了很足量的專業問題(後述),如果完全沒有相關實習經驗或社團經驗,基本上就是會被電爆...
會造成這樣的原因我覺得有幾個,一來是台灣的證券市場本來就漸漸在萎縮,所以在缺少且申請人多的情況下,這些專業問題可以幫助券商很輕易地做第一層的篩選,再者是像會計這種知識,在會大量運用財報的研究部門,如果你什麼了解都沒有,會耗費更多時間讓分析師幫忙修改,這樣也沒有請助理的意義啦。
Q:嗚嗚嗚嗚,那如果想進入這行要怎麼辦?
A:我會說,至少需要半年的準備時間
這半年的準備時間,不管是透過實習、競賽、社團或上課的方式,要讓自己能至少熟悉財務報表、然後對某個產業的生態能有一定的認識並發展出自己的看法,以下推薦:
- 直接找份實習:最簡單也最直接,而且實習的門檻通常會比較低,就我所知內資的部分元大、凱基、台新、日盛應該都有開過缺,外資部分UBS會每半年一輪固定開缺,另外還有一些Hedge Fund或Private Equity Fund會固定開缺,如QIC、Athena等,但當然,實習的競爭也只是"比正職小"但仍然很激烈,沒有一定的會計或產業知識,要進去也並不是那麼容易。
- 課程:台大限定.投資銀行實務。由在業界也很知名的Sophia老師開設,從總經、產業到個股都有覆蓋到的一門課,組員基本上都很有熱誠要學習,所以可以得到很多,我覺得很少有課程能夠提供這樣的環境,老師的指導不管是人生上的還是課後的也都讓人永生難忘,再來是Sophia在產業界非常有名,有面到外資Head of Equity Research是他以前的下屬,甚至某S&T部門主管也是美林同事,基本上不管是內外資對這個經驗都會很有興趣,也都很深入的問Project的內容。
- 社團:Collaborator(不限台大生),Mentor有部分是券商背景的,另外剛進去的第一學期就會有Stock Pitch的課程配合一個小小的比賽,現在好像也有開社課以外的選修課是有關證券分析的。當然,如果你有追過Collaborator粉專的話就知道他們會有定期的產業分析報告產出,這當然也對想走證券研究的人是大大加分。
- 社團:TMBA(似乎是限碩士生) 有一個組就是專門在做個股研究的,沒進去過不知道實際運作狀況,但認識的TMBA學長對個股研究的理解很深,相信也是很扎實的。
- 比賽:CFA Research Challenge(有限定學校), 不用說就是個股分析競賽,跟投銀實產出類似,且台灣比贏了能出國看看,2016年台大部分的遴選會是CFA協會先團體面試、然後國企系林修葳老師二次篩選,團面的時候非常明顯對財報或研究完全沒認識的人會被直接刷掉,所以可能不適合完全沒經驗值的人,另外其他合作院校部分就比較不清楚。2018年有改制較早開始甄選,不太確定模式會變成怎樣,不過我想個股分析的主體是不會改變的。
- 比賽:台大證券研究社的個股分析競賽(不限定學校):也是一樣的,但可能會需要更高的經驗值,因為這個比賽又不同於CFA是個人競賽,沒辦法互相凱瑞,也沒有Mentor的指導,可能需要已經對個股研究有一定了解,想嘗試獨立產出報告的人參與。
《第二部分:面試問題分享》
Q:真的沒經驗面試研究助理(RA)會被電嗎QQ?
A:看以下問題你答不答得出來就知道啦(笑)
通常RA面試會分為筆試跟面試,先分享筆試的部分
財報問題、法說會總結/Earnings Call Summary、英文問題、其他
- 財報問題
通常就是相當直接的丟一個Excel叫你算,不同公司考的內容不太一樣,但是可以再細分幾個會考的大項目:財務比率、三表連動、事件變化、Valuation
財務比率部分,顧名思義,要會算哈哈,以下列比較常見的:損益表 (GM%、OPM%、Profit Margin)、資產負債表(Current Ratio、Quick Ratio、Net Debt to Equity、Leverage Ratio)、混合(Days of AR、Days of AP、Days of Inventory、Cash Conversion Cycle)
三表連動:這個真的超煩….,基本上會考三表連動的都會考特別久(哭),通常都是給你比如2010–16的財務報表,然後叫你生出17的三表,會給一些假設,我自己做的習慣是:先從IS開始做,基本上從Sales, COGS, GM, SG&A Expense這些都應該可以依照他給的假設做出來,然後你就會在Depreciation還有Interest卡關XD,再拉到BS,應該他會給你一些CAPEX的指引,然後靠Days of AR/AP/Inventory生出這三項,再靠給的假設應該就能把BS做出來,然後這時候一定還會不太平,因為CF還沒做,Operating通常沒啥問題,大部分的陷阱會出在Investing跟Financing,注意題目指示還有跟BS的關聯,最後拉回去檢查一下有平應該就對(吧)
事件變化:新買資產增加折舊XXX三表怎麼變化啦、發行可轉債三表變化、A公司認列錯誤XXXX資產,應該要改分類到XXX科目對財報的影響…..這是有考到的幾題,但我覺得這種題目的變化真的跟會計考試一樣無窮盡,可能真的需要多一點Sense跟會計知識才能回答
2. Valuation
平易近人的公司就考考P/B、P/E怎麼算,在給你一些條件問你股價,慘絕人寰的公司就考題DCF,還有一些其他的比如EV/EBITDA,順帶一提同一個excel出現三表連動、事件變化、 DCF真的讓人非常想死,特別是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之前只有遇到一次同時出現在某遠企外資,辦公室蠻漂亮的,面對那個excel也真的蠻想哭的。
3. 法說會總結/Earnings Call Summary
可能是中文或英文,基本上就是聽法說會1–2小時,產出一個一頁A4的摘要紀錄,因為從來沒有人給過我Feedback所以我也不知道怎樣才算是做得好的XD,而且這比較像是RA去聽Call之後寫給分析師的內部文件,所以比較難查到什麼技巧,我只能說一般法說會的順序是CEO業務總結-財務長財報狀況報告-Q&A,應該把重要的地方Cover好就好?
4. 英文問題
在筆試考的話通常是翻譯新聞或者是研究報告中的一段,英翻中中翻英都有,不過也有一些神妙的公司是考英文作文(十年之後你會變怎樣)之類的,英文面試的話,內資外資券商都沒有全英面試(除非面對外國人主管),但都至少有一個部分是英文(自我介紹/Stock Pitch)所以口說也還是需要準備
5. 其他
其他問題又很廣啦,主要會有Excel相關的測驗、資料庫測驗、個性問題、Stock Pitch,Excel的話常用的函數:Vlookup、Sumif、Offset這幾個我覺得是比較重要的,另外還會有各種繪圖題,像是P/B & P/E Band、畫股價的變化圖、兩家公司的比較圖….. 不過沒有什麼很超出平常使用excel經驗的東西啦;資料庫就TEJ吧、Bloomberg沒被考過,但有寫在履歷上的人,應該至少要知道研究報告怎麼按出來吧;個性問題很廣,有點沒辦法直接列出來,基本上就看面試官想問什麼,而在Stock Pitch的部分,我覺得這很取決於你挑選的公司,建議多看那家公司的研究報告,找出對該公司來說會是亮點的部分,以兩三點來分開說會比較好。
《結語》
雖然最後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去當RA,但在準備過程中還是覺得自己學到很多,也對我現在的工作蠻有幫助的,對於想努力看看或是完全不知道個股研究在做什麼的人,希望這篇文能讓大家更好的準備(或是嚇退)面試。
個股分析是個辛苦的工作,7:00~晚上甚至半夜都是"正常工時",但當然能熬過去的人通常都會建立很扎實的產業與評價知識,這感覺是很難被奪走的能力:)
有什麼想聊想知道的可以再留言,雖然我其實不在這產業能分享的也許也有限...
然後~如果覺得這篇寫的不錯的話,也歡迎使用Medium功能的拍手或讚賞公民的功能給我一個L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