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 / 證券研究員面試 (4) — 外資美商

鯨魚島小工
4 min readJul 11, 2020

最近工作上遇到不少事,所以就一直拖稿一直拖稿一直拖稿(?),今天終於要來認真繼續這個系列了(茶),希望大家沒有等太久(其實根本沒人等XD),網路上也持續有看到不同類型的經驗分享,真心感謝願意貢獻的人們!好了廢話不多說,來開始聊聊這次要分享的美商公司吧~

這次的職缺來源同樣是Facebook系版,相信在這麼多次的分享之中也能看到,基本上台灣在外資的缺的確蠻傾向透過這種台政大版面的小規模招聘方式,不過也不是說其他人就毫無機會了,外校的人可以關注一下台大管院、政大商院的Facebook、網頁、或者是加入一些跨校系的社團以增加自己的資訊管道來源,畢竟要先知道有缺希望才會增大阿!!!

一樣我投遞的背景就是用千篇一律的履歷背景(台大財金雙會計/GPA3.7/ 實習2-3份/投資銀行課程等等

投遞後一週邀請面試「希望預留3.5–4個小時時間」,光聽到這個時間配置就知道案情並不單純,很少第一次約就有這麼長的時間...去面試後就迎來了…

「史上做過最難的模型測試!!!」

好吧這只是想聳動一下,因為後來去面私募基金才知道一山還有一山高…QAQ。會說他史上最難是因為包含的面向很廣,且測試時間很長,加上緊張做到後面真的有點頭暈目眩,只能說我自己是慢工出細活型的,所以當天模型真的做得很不好囧。

總之,這個模型考試到底包含什麼呢?

  • 前菜:基本款財務比率計算、估計假設-就像之前有寫過的,這種大概是集中在損益表部分,比如說給你GM%、Sales,要能很本能地填出COGS、GM數字,給你OPM要能瞬間填出OPM%數字。同時他會給一些未來的假設,或是做假設的基礎,要能夠依照指數填出正確的數字。
  • 湯品:三表連結。其實叫你做現流表的公司真的不多,所以三表連結非常容易搞死一堆人。CAPEX+折舊、Working Capital變動連結、股利政策等等是我覺得做這塊比較要注意的地方。
  • 主餐: 除了做P/E、P/B還要加做DCF估計: DCF是前面所有的模型考試都沒有考到的,所以一開始看到真的是有點驚慌= =,而且不同於前面的三表部分,其實都還是有偷給一些Hints (比如說你會看到有CAPEX Schedule要填,這個顯然會連到現流表跟資產負債表),DCF這塊他是直接給空白的一整塊,包含項目跟數字都要自己想自己連,因此如果突然失憶忘記中間的項目真的會很尷尬。
  • 餐後甜點:事件變化調整: 這東西在問問題的時候也常出現,但沒想到也會在模型裡考出來,簡單來說就是它會敘述一個條件,比如說公司在x月x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兩年後的x月x日被投資人以x價格轉換為股票,請問三表與EPS的變動,要直接改excel。這部分邏輯真的要很清楚,要切成三個時間段去想-發行的時候、年末的時候、轉換的時候。真的會計要學好...。類似的題目大概有3–4題。

筆試考完後就轉移陣地去面試,只記得是對一個台灣一個香港的分析師(香港分析師以視訊遠端加入),面試印象本身有點模糊,所以應該是沒有問到特別複雜的問題,然後畢竟是外商所以有問英文Stock Pitch,想申請外商應該是逃不掉的...

後來可能模型真的做不好就被無聲卡了。後來上的應該是同有外商研究工作經驗的學長姐,在模型比較難的狀況下也無可厚非,我猜如果面試完應該還有1–2關,畢竟還沒看到台灣Research Head….

這次的面試其實蠻打碎自己的信心的(後來也證明自己的信心就是會一直碎掉XD),原本覺得自己模型關必過,但是一遇到複雜一點的模型在時間壓力下一緊張就會越做越爛(QAQ),把經驗分享出來也讓大家知道可能會考的模型類型,不要像我一樣當時只會做簡單的 (希望不要因此造成難度又升級就是了....)

--

--

鯨魚島小工

台大財金系畢業,在可愛的鯨魚島當過顧問,現在則是在私募基金產業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