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 / 私募基金實習面試(面試官角度) (上)

鯨魚島小工
Jan 31, 2021

--

最近任職的公司剛好要找實習生,作為面試官之一(辦公室太小...第一階段就由Director以下的面一面) 來分享一下面試的流程,從面試官角度來寫寫看這件事,大概會分成兩三集。

招聘背景:外資、美元基金、找Off-cycle實習 (過往有留用紀錄但不絕對)、希望一周來三天以上、座標北京

招聘管道:官網、另一名Analyst轉貼到清北群

看到前面兩個招聘的背景與管道,大家覺得放出來的兩天我們收到多少履歷呢?

將近150封(這僅僅過了一個週末不到),後面的沒有繼續統計,如果加起來應該超過200封

以平日實習來說,「投遞時間」是很關鍵的,往往找平日實習都是有蠻迫切的人力需求,不會想拖那麼多時間。(如果固定招募的實習、寒暑假實習就比較不會在意投遞時間),像我們真的只有把週末時候投遞的履歷拿來看…

然後我個人覺得在台北的話這個數字會少一點,但也不會差太多,2016年的時候我幫那時工作的小Hedge Fund收集實習生履歷,與現在的公司比起來當然名聲不響亮很多,但也在幾天收到超過40份簡歷。

基本上,每一個來面試的人至少要花團隊一個小時的時間 (半小時*2人),而我們Director以下能面試的只有5個人,所以我們早早就決定,挑選來面試的人大概在10–15個左右; 到Director面試階段刷掉超過一半,留4-5個人。

這意味著從簡歷階段我們就要刷掉90%的人...我們是全部把收集到的簡歷交給HR篩,到我們手上的簡歷基本上就剩:

  1. 學校: 清北、海外名校(有哈佛哥大賓大)
  2. 實習經驗: 3個以上 (我個人沒有面到小於三份的....)
  3. 交換經驗: 沒有人人有,但沒交換的會找海外經驗補

嗯...真的大家都是「完美簡歷」,但也真的無可厚非,畢竟要篩掉90%,履歷稍微平凡一點點的會直接被刷下去。

當然這之中還是有微微操作的空間,畢竟公司很小,如果你有被公司的人強推還是有可能繞過這個關卡直接面試,但這次只有一個面試者是這種情況,且這個面試者的履歷完全是被丟進Pool裡應該也會排前面的....

這也是各種文章裡我有一直講到的,外商金融業的前台工作真的算是窄窄窄門,想在畢業前找到實習或正職,沒有運氣+努力累積的實力 (大二左右就要開始; 或是要刷研究所)真的很難呢..

第一集先只講到面試前,下一集再來正式進入面試關卡吧 (讀者是不是都走光了

然後繼續宣傳,最近開了Facebook粉專,直接帥氣地從0讚開始(誤),過了一個月光榮地獲得13個讚(慘)。主要是想讓想聊天的人有個管道可以私訊,同時可以互相引流~~

--

--

鯨魚島小工

台大財金系畢業,在可愛的鯨魚島當過顧問,現在則是在私募基金產業漂流。